关灯
护眼
第三百五十九章克仁蛰伏在洛阳
上一章 书架 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熬死了又一位元朝皇帝,独孤信带领的“武穆军”仍然没有恢复元气,虽然最近七八年时间里,跑马帮做生意挣了不少钱,但是自从有了家业,那些曾经奋不顾身、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就慢慢地失去了以前的斗争热情了。

    这也难怪,一次又一次地准备起事,却一次又一次地败兴而归,本来那些跟随独孤信从丐帮出来的意气风发的毛头小伙子,如今都是年届不惑的人了。独孤信已是人到中年,却屡屡有一事无成的挫败之感,虽然积累了不少的钱财,可是这些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要他何用。

    论亲情,父母早已离他而去,唯一的同胞兄弟杨清风与他反目成仇,如今天各一方,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双方甚至连一句问候的话都没有。

    好不容易结实了杨逍这一个好兄弟,结果由于“武穆军”起义造反,牵连到杨逍的家人,杨逍的父母因此而丧命,杨逍不得已,只能居家守孝。虽然如今早已守孝期满,但是杨逍并没有来找独孤信,甚至连一封书信也没有。

    本来独孤信想趁着天灾,号召天下的汉人起来造反,推翻早已腐朽不堪的元朝,实现自己“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人生理想,但是命运偏偏一次又一次地跟他开玩笑,每当听到什么地方有人举起义旗时,独孤信都会激动万分,想召集起“武穆军”旧部,与他们遥相呼应。

    每次独孤信给“武穆军”旧部的书信送出去,还没有收到回信,那些义军失败的消息就已经传来,好不容易燃起来的希望之火,又被一盆冷水给浇灭了。

    有一天,独孤信收到一封信,信封一个字也没有写,独孤信心知此信非同一般。独孤信处理完手头的事情,屏退左右,一个人在书房里把信拆开。

    一看到起首的五个字,独孤信随机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写信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当年率军与他在襄阳城一场恶战,让他和“武穆军”至今仍然心有余悸的人刘克仁。

    刘克仁能给独孤信写信,此事必然不平凡。因为独孤信接到线报,说石猛和谢驰二人被刘克仁给扣留了,这么多年来,他们两个人从来没有踏出洛阳城半步。如今刘克仁写信过来,必然是有关石猛和谢驰的事情。

    原来是石猛和谢驰两个人近年来身体状况是每况愈下,刘克仁知道他们二人大限将近,但是他们自从答应留在洛阳城,一直到今天,也没有开口跟刘克仁提过任何要求。刘克仁知道谢驰和石猛都是那种特别有骨气的人,他们宁死也不愿意让自己的朋友冒险。

    谢驰和石猛自己不愿意开口,自己不愿意写信,自己不愿意让朋友冒险来洛阳城见他们最后一面,万一独孤信和杨逍二人被刘克仁给扣住了怎么办

    可是刘克仁却有了小心思,他知道自己这些年和谢驰、石猛几个人在一起,虽然在洛阳城里没有什么大风大浪,朝廷里再也没有让他去其他地方的调令,将近十年的时间里,他们几个人就一直住在洛阳城里。刘克仁镇守洛阳城,军师、谢驰和石猛三个人做幕僚,有事谈事,没事聊天。

    虽然朝廷里有很多的变动,也有很多大事发生,但是天高皇帝远,洛阳城离大都城那么远,朝廷里无论谁当政,无论谁说了算,都没人再质疑刘克仁的能力,更没人难为他。

    刘克仁在这几年里一直在想着把家人接到洛阳城,可是朝廷坚决不允许,他的军事谋略和带领打仗的能力让所有人都忌惮三分。所以朝中那些官员都不愿意让他再立新功,怕他扶摇直。

    刘克仁知道他一个汉人,根本无法在朝中呼风唤雨。就连才高八斗的张养浩,也只能屈居人下,屡遭排挤。

    张养浩何许人也他的一生可谓非常精彩,他经历了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铁穆耳、元武宗海山、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元英宗硕德八剌、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和现任皇帝诸朝。少有才学,被荐为东平学正。历仕礼部、御史台掾属、太子文学、监察御史、官翰林侍读、右司都事、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

    可是,由于那些短视的蒙古王公贵族看他不顺眼,对张养浩百般刁难,由于壮志难酬,心中郁郁寡欢,张养浩不得已才辞官归隐。后来朝廷又需要用他,七次请他出山,他坚辞不出。

    张养浩是汉人中非常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天下称扬,是当时汉人中的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曹元用并称为“三俊”。

    延佑二年,元朝举办了第一次科举考试,张养浩以礼部侍郎的身份,与元明善、程钜夫等一起主持。为广纳人才,激励后学,张养浩建议这次考试不宜过严,即使对落榜考生也应给予一定照顾。他的主张得到了朝廷的认可,由此网罗了诸如张起岩、许有壬、欧阳玄、黄溍等许多名士。

    恢复科举开启了读书人入仕的大门,登科的士子非常感激,纷纷要登门拜谢,却被张养浩婉拒,只是告诫他们说:“只要想着怎么用才学报效国家就好了,不必谢我,我也不敢受诸公之谢。”

    张养浩有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广为流传:“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此曲抚今追昔,由历代王朝的兴衰引到人民百姓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统治者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全曲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有人赞张养浩道:“执法牧民为贤令,入馆阁则曰名流,司台谏则称骨鲠,历省台则号能臣,是诚一代之伟人欤”又有人赞其:“禀天地正大之气,学圣贤正大之学,蕴之而为道义,发之而为文章,推之而为政事、功业,无一而非正大之寓也。”

    可是,张养浩这样的人,也在朝廷里郁郁不得志,更何况刘克仁呢他也只能蜷着、缩着,等待着建功立业的机会。


目录 存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随便看看: 帝御仙魔妻居一品一婚倾城蚩尤重生世子心尖宠黑暗升华上门狂兵天降老公美色撩人徒弟都是大魔头民国匹夫蜜爱一百天:恶魔哥哥,宠翻天!绯色的爱丽丝特莉娅蓄意谋划的暧昧关系你永远是我青春里的初恋呀我的异能可以篡改倍率穿越后我把偏执王妃拐跑了朱珠韩石御兽世界的枪炮师快穿:让本白莲教你如何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