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百九十七章 自我摸索
上一章 书架 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张智和甄福喜两人,既是同乡,又是同学,还是保持了二三十年友谊的好朋友,所以,他们之间说话,从来不用顾及对方的感受,各自认为的事实是什么,就怎么说。</p>

    甄福喜掏心掏肺地跟张智讲了这么多,张智也是不管不顾地,该不赞成就是不赞成。</p>

    总之,张智对甄福喜的通识教育观点采取了大部分不接受的态度。</p>

    两人的整个沟通过程,张智始终流露着这一心态。</p>

    在接下来的闲聊中,仍是这样。</p>

    张智——材料学科的学习,既要理解一些抽象的基础理论和复杂的反应机理,又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点和各种化学反应,在所有的专业中,这门学科肯定属于偏难程度。无论如何,要让学生首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p>

    甄福喜——我理解你的想法,但还是那句话,有知识不等于会传授知识,有时,教授就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学生到底需要什么?</p>

    甄福喜——如果你呈现给学生们的学科学习场景,就是单纯的用化学器皿做实验,这很容易挫伤学生们对专业学习的向往。</p>

    甄福喜——只有兴趣才能激发创造才能。</p>

    甄福喜——要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方法很多。比如,你可以给学生们讲你们曙光院gaz中心这两年配套的一个军工项目。</p>

    张智——你真能拉扯。</p>

    甄福喜——就是不久前发布的兵器集团研制的95步枪。这种枪械集合了众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外部材料大量使用了工程塑料,一改苏系枪械细长、扁平、笨重的风格,突出了短粗、轻巧、便携的特点。这种工程塑料的研发,就是你的专业领域,你要是多讲些这种实例,你看能不能激发学生们的专业兴趣。</p>

    甄福喜——咱们面试学生的时候,总要询问学生,你为什么选这个专业?是自己喜欢还是为了就业?你说,这种问题好像不问不行,可是问了也是白问,学生们的答案是明摆着的。我们呢,就是要让那些冲着就业才来学这个专业的学生,也能真正爱上这个专业。</p>

    张智——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认为,我真正出成绩的工作,就是离不开枯燥乏味的化学实验,这种实验就是一个需要不断重复的机械过程,我首先要让学生们清楚这一点。</p>

    张智——想出成果,想研制发现一种新材料,没有若干年的枯燥乏味,没有不断重复的机械过程,肯定是不行的。</p>

    张智要坚持自己的教学理念。</p>

    他认为,不能把学生们培养成“万金油”,就像他在曙光院的时候他最鄙夷的一些人。</p>

    那些人虽然多半也是科研人员出身,但最终走向了美其名曰科研管理的仕途。那些人,表面看上去没有他们不懂的东西,其实他们对什么都是一知半解。这是他最不屑的。</p>

    为了让自己适应大学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张智还对学院里与自己专业相同的教授仔细进行了分类,以便让自己有所借鉴。</p>

    一个是学院前院长。科研功底深厚,是很好的导师,手里的项目多,科研经费充足,组里福利不错,对学生全心全意,社会资源丰富,对学生非常有利。</p>

    一个是现任学院院长。讲话很有水平,很有个性,所以很多学生都被他吸引了,不过这和搞科研完全是两回事。</p>

    这个院长没有他不懂的东西,但都是泛泛的了解,学术基础很一般,有点像他所鄙夷的曙光院里的那一类人。</p>

    在这个组里的研究生一般很难发文章,工作也不好找,组里福利不好,组里很多学生都读得十分郁闷,一点都不开心。学生们私下交流,选这个教授做导师,一定要有超人的忍耐力。</p>

    还有几个是没有任何职务的。</p>

    一个是张智最佩服的。专业学术理论基础特别深厚,对于本学科的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国际一流的,很适合搞科研,明显可以感到读书很多,是一个称职的好教授,带出的学生大多已经出国。</p>

    一个是有争议的教授。对学生要求严格,经常晚上会去实验室看谁不在,学生们一个个被盯得死死的。学生平时压力很大,组里福利很不好,连请学生吃饭都不愿意花钱,其实他的课题钱很多,就是不给学生。</p>

    这个教授的研究生毕业较为容易,也能帮助学生发文章,但是学生多不喜欢这位导师,认为他没见过世面,特别小气,与毕业的学生形同陌路。</p>

    还有几个。一个适合搞科研;一个是年轻的副教授,留学多年,很有想法;一个是很有原则性的老师,讲话有水平,替学生着想,课讲得好。学生们对他们的评价都很客观。</p>

    在对学院的这部分教授进行了一番研究以后,张智有了自己的对成为一名合格教授的判断标准,并且将这个标准贯穿于他的教学过程中。</p>

    然而,他却得到了完全出乎他意料的评价结果。</p>

    在学院进行的摸底抽样调查中,学生们对张智的评价结果体现的非常直观:选修他的本科课程的学生,几乎达不到开课的人数要求;报考他的研究生的学生,差不多都是调剂过来的。</p>

    有的学生甚至在调查取样表上这样评价:张智教授的课堂生硬、说教,学生就像徒弟跟着师傅学艺,要做到三年学徒,五年半足,七年才能成师傅。虽说是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但是,我们正是入门的时候,很关键,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师傅,那是很容易跑偏的。</p>

    甄福喜听张智说学生这样评价他,就在qq里跟张智半开玩笑——你心里是不是特别轻视甚至不屑于给本科生上课?</p>

    张智回答——也是也不是吧。</p>

    甄福喜说——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几百个教授到现在的院士上千人,教授数以万计都不止,从培养后继人才考虑,教授回归本科课堂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p>

    张智——但不能一有什么号召,大家就向一个方向冲锋,这最容易把大学办成一个模样。</p>

    甄福喜——有一项调查不知你是否了解。教授给本科生上课,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认为可以从教授那里尽快了解前沿的学术理论。还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有机会感受大师的魅力,尽快融入大学的学术氛围。</p>

    甄福喜——这说明什么,说明刚入校的大学生对院士和教授亲自给他们上课是满怀期待的。</p>

    甄福喜——老兄跟你说句你可能不爱听的话。你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还没有把自己完全当成一个大学里的教授来要求自己。</p>

    张智——还真不是。</p>

    甄福喜——人一路走来,其实也是一个优化的过程。你像我,相比前几年繁重的科研任务,我现在更倾向于集中精力做一个好老师。</p>

    甄福喜——一般大学老师上课直接用ppt,但是我一直坚持自己写板书,像高中老师一样认真。我的一个研究生就说,他就是因为这一点,才选择了我这个导师,而且因此喜欢上了我这个专业。</p>

    甄福喜——正所谓学者未必是良师。每个教授上课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这真是不能轻视的硬功夫。一个人具有博大精深的知识,他可以成为一名专家,成为一名学者,却未必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老师。</p>

    总之,甄福喜的观点就是,教授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必须懂得教育科学,懂得教育规律,具备教学能力。</p>

    对此观点,张智已经是逐渐接受了的。</p>

    但是,他实在是不愿将自己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放在这些事情上。</p>

    他觉得,那样的话,自己不就成了一个真正的教书匠了。</p>

    自己的将来,自己苦苦追求的事业的发展,好像不是这样的。</p>

    </p>


目录 存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随便看看: 香江王朝一步之遥二十四小时不接吻就会死的我我体内有黑洞梁以沫冷夜沉孙贵成横滨度假的我竟被中原先生他入赘豪门韩三千摄政王今天又不侍寝都市最狂霸道魔帝薄少携宝齐追妻桃源俏媳妇玄幻之九域仙尊星际大时代签到五年,震惊整个大唐我为蓝星举火把[星际]我师兄过份严谨厌恶我的男人们最后都怎样了大明:我成了景王我,宇智波悠,一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