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百一十四章 桃园的传说
上一章 书架 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飞毛腿很快回来了。告诉李洪,他找到了那眼水井,什么也看不出来。向附近的村民打听了一下,都说是晚上夜静以后,才能听到响声,甚至有人听见喊“救命。”

    白天去看,又什么也没有。吓得胆儿小的人都不敢在村里住了。这个说法,与王金虎说的几乎一样。

    “还真冲突了。”李洪说道,随即把亓晓婷这边应下除妖一事告诉给了他。

    “这一打出除妖队的幌子,还真来买卖儿。” 飞毛腿笑笑:“两下里冲突,哪边要紧先哪边。这边关系到一个女孩子的生命,那边只是传闻闹妖,不关乎人命,可以持时候。先救小女孩儿要紧。”

    李洪:“我也是这样想:先把小女孩儿这边解决了,再说井里的妖怪,估计那里关系不到人命。”

    见二人都说的很对自己的心意,亓晓婷高兴地应了下来。

    晚上,是有李洪陪着去的。飞毛腿和李财主的拐弯儿亲戚感兴趣,也一同跟着。

    虽然有空间里的龙一指挥着,亓晓婷还是装模作样地先烧了一把香,又拿出几张镇妖符,让家人贴在陶媛媛的屋门口、睡觉的炕上、枕头底下。

    还让陶媛媛一人睡在屋里,他们和家人都躲在东里间,熄灭了灯,听着西里间屋里的动静。

    晚上十一点多,忽听西里间屋里传来“嘭”的一声闷响,并伴随着女孩“啊”的一声惊叫。亓晓婷忙点上灯,领着家人和跟来的人冲了进去。

    一进去,人们不由得都怔住了女孩正卷缩在床头浑身发抖,面色土黄;

    而炕下靠近粮食瓮的地方,躺着一个红荆疙瘩,再什么也没有。

    “是个红荆疙瘩精。”

    亓晓婷这里正纳闷,龙一通过阿魅已经看出,传音说道。

    “怎么消灭它”亓晓婷忙问。这样的情况她始料未及,手里的银针对红荆疙瘩也无法扎入,亓晓婷有些不知所措。

    “赶紧往它身上拍镇妖符”龙一催道。

    “噌

    就在二人传音间,那红荆疙瘩精忽然化作一道火星,从窗棂间窜了出去。”

    “让它跑了”亓晓婷气得跺脚丫子:“没考虑到是个红荆疙瘩精,我手里拿的却是银针,无法扎入”

    “红荆疙瘩精”

    陶婆婆和李财主的拐弯儿亲戚同时惊呼道。

    亓晓婷:“是的,刚才把它镇现了原形,我一时没反应过来,给了它喘息的机会逃跑了。不过,家里经常贴着符纸,它再也不敢来了,媛媛没事了。”

    “还能打杀了它吗”李财主的拐弯儿亲戚惊恐地问。他是在担心:既然有妖怪,不来这家去那家,不祸害这个女孩儿祸害别的人,总归桃园村里不安静。

    亓晓婷:“能,明天到地里看看,把那墩红荆疙瘩刨了,晒干当柴烧掉,就没事了。”

    “这样敢情好。”陶婆婆也余惊未消地说:“可别再是那个老红荆疙瘩精要是它,打杀起来恐怕不容易。”

    亓晓婷一怔:“怎么你们这里原先闹过红荆疙瘩精危害人的事”

    “咳”陶婆婆叹了口气:“说起那个红荆疙瘩精,我们村里的人们都知道,与我们村的村名还有很大关系哩”

    “与村名有关系”一听说与村名有关系,亓晓婷更加纳闷了,也来了精神:“奶奶,你能给我说说吗知道了底细,对消灭它有帮助。最起码知道它有多少年的道行。”

    陶婆婆望了一眼李财主的拐弯儿亲戚,说道:“那我就说说,不对的地方,你再补充。”

    李财主的拐弯儿亲戚点点头:“这个故事是我们村名来历的一部分,已经深入到桃园村每一个人的心里,你说吧,错不了。”

    于是,陶婆婆给亓晓婷讲述了下面的传说故事:

    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凉的盐碱地,“涝了吃蛤蟆,旱了吃蚂蚱,不涝不旱吃碱嘎巴。”雨天过后,地上一层白碱。

    地上的植物也只有红荆、臭蒿和野柳。坑塘里的水又苦又涩,无法食用。

    隋炀帝时代的某一日,山东袁氏女与丈夫陶根明逃荒走到这里,连累带饿,陶根明一病不起,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当时袁氏女怀着笨重的身孕,求人掩埋了丈夫后,在坟前哭的肝肠寸断。

    这时,东晋大文学家陶渊明正巧走到这里。

    原来,陶渊明从小就立下了“济世救民”的志向。努力进取,一心想以自己的才智拯救黎民。

    在仕途中辗转了十几年,终因看不惯官场里盛行的腐败风气,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隐居,过起了自食其力的

    农家生活。

    陶渊明的品行,感动了玉皇大帝。尤其他写的桃花源记里农民们过的那种安居乐业的生活,让玉皇大帝很受启发。

    玉皇大帝心想:身为万众生灵崇仰的上帝,不为万众生灵做一些好事,也枉为了这个身份。

    于是,玉帝召见了陶渊明,封其为桃神,命他到人间创建他书中所描写的桃花源。

    临行前,王母娘娘给了陶渊明一个桃核儿,嘱咐道:“逢陶而桃,人神可共享。”陶渊明谢恩毕,复又回到了人间。

    有道是天上一日,地上百年。陶渊明只在天上待了两日,人间已过两世,朝代也由晋朝改南北朝又改隋朝。隋炀帝杨广弑父杀兄霸嫂,道德全无;横使暴政。

    “黄河以北,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官府以贿代政,无官不贪,腐败透顶。陶渊明见状,甚是悲哀。

    及至到了家乡柴桑,哪里还有他熟悉的陶氏家宅向人询问,找到了一个在县衙当衙役的陶姓人。推算起来,那衙役竟是他的第十世孙。

    这个第十世孙告诉他,几经战乱,陶氏家族东的东、西的西,已遍布全国各地。

    陶渊明有心把桃核儿给这个十世孙,又恐他近墨者黑,有负上天。就离开了这个十世孙,到全国各地仙游,找可靠的陶姓人去了。

    这日,陶渊明游至棘津州境内,见荒野中有一年轻少妇,浑身素白,跪在一新坟前嚎啕痛哭,就走上前去解劝。

    年轻少妇见一老翁过问,哽哽噎噎地说道:“妾乃山东袁氏女,因家乡连年干旱,已有三载未收。官府的赋税不但不减,反而加重。“在家乡已无法生活,与丈夫陶根明逃荒到此。不想丈夫病饿而死,妾又有重孕在身。无一生计,故而痛哭。”说完又哭。

    陶渊明闻听,黯然伤神。心想:在这荒野,一个柔弱女子,又有重孕,如何生存得下去

    况她丈夫姓陶,腹内婴儿乃陶姓根芽。王母娘娘叮嘱我“逢陶而桃”,她又正在难处,我何不助她一助,也算救陶姓百姓于水火之中。

    想罢,就对那少妇说:“人已死,哭也枉然,小娘子还是保住陶姓根苗为要。”

    袁氏女见说,止住哭道:“公公说的极是。只是俺种地无籽,饲养无畜,何以为计”

    陶渊明说:“我有桃核儿一颗,你把它种在你丈夫的坟前。待桃树结果,你要施舍给逃荒的饥民。

    “待饥民食了桃肉,你再把桃核儿种在你丈夫的坟地周围。只要有桃树在,虽无大福大贵,却能丰衣足食。切记:莫为官、莫贪财。”说毕,把桃核儿交与袁氏,飘然而去。

    袁氏接了桃核儿,把它种在了丈夫坟前。心想:一个桃核儿种在地里,长树、结果也得几年光景。

    眼下灶里没柴,锅里没米。待桃树结果时,恐怕我母子也都化作泥土了。

    想着哭着,进了临时搭建的家门。抬头一看,只见光秃秃的庭院里堆满了柴禾;进得屋里,掀开锅,锅里有米;揭开盆儿,盆儿里有面。

    袁氏知是遇上了神仙,少不得焚香磕头,祭祀一番。

    就在这天夜里,袁氏生下一个又白又胖的男孩儿。依着丈夫和自己的姓,给儿子起名叫陶袁。

    种在地里的那颗桃核儿,也在当年开出了雪白的花,当年结出了碗口大的桃子。

    袁氏遵了陶渊明的嘱咐,把桃子施舍给过路的饥民。看着饥民把果肉吃了,她就把桃核儿种到地里。不几年,盐碱地上便长成了一片桃林。

    由于地盐碱,桃树生长的不是很健壮,袁氏就在桃林里挖了一眼井,打算用井水改良盐碱地,同时也解决吃水问题。

    不承想那井正好坐在泉眼上。那泉眼东通清凉江,西通索泸河,水源甘甜清澈,永不干枯。

    有了甜水井,吃水解决了,桃树也得以浇灌,茁壮茂盛起来。春天繁花似锦,秋天硕果累累。

    又因袁氏贤惠,肯施舍,饥民们无不感恩戴德,有的饥民就在这里落了户。

    很快,这里便形成了一个自然村庄。人们为了感谢袁氏的恩德,把村庄定名为桃园村。

    桃园村周围的土地,因受了桃园井水的浇灌,盐碱得到改良,庄家欣欣向荣,桃园郁郁葱葱。

    桃园村的百姓,不分本土外地,都春种秋收,生活既富足又愉快。孩童们纵情歌唱,老年人笑声不断。那情景,一点儿也不亚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适逢天使下界视察,发现了这一情景,奏与玉皇大帝。玉帝大喜,加封陶渊明为桃神祖,又念袁氏植桃花园有功,封为桃仙。

    袁氏自接了陶渊明的桃核儿,种籽成树,已沾染了一些灵气。今又被封为桃仙,越发出落得亭亭玉立,娇艳无比了。


目录 存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随便看看: 校园超级少年凤女重生倾天下特种纨绔特工皇妃,风临天下情无形楚阳叶婉秋春野樱的忍者物语最强妖孽特种兵王楚枫我的夫君是反派大佬生而不凡林北苏婉修仙:坐碎仙观后,房东逼我打工还债开局嫁给锦衣卫漫漫人生,有你疼爱四岁小奶团:首辅全家宠上天万人迷女配只想搞钱[重生]反派魔尊竟是漂亮小废物绝世双宝神医娘亲不好惹我和康熙共用系统后躺赢(清穿)魔女小姐请自重五福晋重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