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62章 朱元璋大寿
上一章 书架 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平原侯府。

    从都察院回来之后,李锦行便闲了下来。

    朱元璋让他亲自挑选两个都察院御史和李青一同前往,意思自然是不言而喻。

    李青是朱标身边的人,朱元璋很清楚。

    不过此次兴平之事太过重要,朱元璋不可能完全信任这样一个七品小翰林。

    担心李青能力不够,不能处理好兴平的事。

    除了李青以外,蒋瓛就是他的一个安排。

    此次同意派遣李青前往,也是为了让李青多有机会历练,届时朱标用起来也会更加的顺手。

    而不是到时候朱标身边无人可用。

    ………

    侯府的后院内。

    李锦行正和徐妙锦依偎在一起。

    在二人面前则是一把充满古老韵味的古琴,看起来便是价值不菲。

    “铮!”

    随着一阵清脆的琴音响起,和着一旁池塘里哗哗的水流声,悦耳怡人。

    一旁的李瑾年则是拿着一本书,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读得津津有味。

    不过李瑾年年纪尚小,看起来样子颇有一些滑稽。

    侯府里一片祥和安静的景象,充满了温馨的氛围。

    李锦行手指在琴弦上跳动,神情怡然自得,显得游刃有余。

    李锦行素爱书法和琴,一手琴技自然是登峰造极。

    一般人倒是没有这个福分,能听见李锦行亲自弹奏。

    不过他的书法倒是颇为众人称赞,其中【理学】一书之中便有着李锦行的亲笔书法。

    特别是望江楼内,李锦行在诗会上所做的诗,都是他亲笔,所以他的书法也广为人知,为天下儒生尊敬。

    书法、学识、威望,这些都造就了他在儒生中日益浓重的地位。

    如今就算李锦行辞官归隐,那也不愧是当世圣人,是天下闻名的大儒,受天下士子爱戴尊敬。

    …………

    是夜。

    夜幕缓缓笼罩京城,深夜的应天府陷入了一片寂静。

    只剩下了街道上隐隐传来的打更声,似乎有一种静气凝神的作用。

    侯府。

    一片漆黑,仅有几个人家丁偶尔隔一段时间会举着火把来回巡逻一趟。

    东院。

    李锦行的书房内,还有一盏烛光摇曳。

    李锦行坐在窗边的矮桌前,上面正摆放着一副棋局。

    月光透过白纸木窗,洒落在一旁的木席上,洁白如霜,仿若冰清玉洁的白雪。

    李锦行手握一颗白色棋子,眉头紧皱。

    “兴平,瘟疫?”

    “锦衣商会?”

    “这一切,似乎也太巧了。”

    “塔!”

    李锦行手里的棋子落下,眉头却不见舒展,依旧神色凝重,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鞑靼,边疆异族?”

    “看来此事得早做准备了。”

    不知过了多久,李锦行这才缓缓起身,眼神里闪过一缕杀意。

    自从他担任中书省左丞相以来,便是深居简出,身上早已没有了往日里霸道的气势。

    如今兴平的事,让李锦行感到了一阵不安。

    如今所有的一切,都是仿佛在迷雾中一般,虽然事态紧急,但是他却什么也不知道。

    也无从下手,不能做出判断。

    “这种一无所知的情况,还真是让人难受啊。”

    李锦行看着皇宫的方向,眼神闪动,心思活跃。

    他培植多年的势力早在凤阳一案结束后便毁了大半。

    暗卫影卫,如今经过几年的时间,仍然没有丝毫进展。

    而且李锦行早已经不再动用,自然是两眼一摸瞎,大明各地的事情,他知道的并不多。

    如今庆阳府的事情,让李锦行感受到了一丝威胁的气息,内心有些隐隐的不安。

    不是对自己,是对大明!

    庆阳府的事,如果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会威胁到大明的边疆稳定。

    这才是李锦行感到不安的地方。

    “唉,还是再等等吧。”

    “蒋瓛,希望你的夜卫能名副其实吧。”

    李锦行眼睛盯着皇宫的重重宫阙,嘴里低声呢喃,自言自语的说道。

    …………

    三日后。

    皇宫,武英殿。

    殿外,正摆放着一桌桌的酒菜,布置的极为喜庆。

    今日正是朱元璋的寿诞,普天同庆。

    不只是皇宫,整个京城内也是张灯结彩,秦淮河畔,人群川流不息。

    朱元璋武英殿设宴,群臣进宫贺寿。

    朱元璋坐在首位的案桌上,脸上带着笑容,旁边则是朱标等皇子。

    不过还有一个身穿墨绿色官服的七品官员,在众多大臣里显得极为突兀。

    如今能受邀来到武英殿的,都是在朝中有地位的大臣。

    然而主持此次大典的,却是一个七品官员,可见其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

    “六部尚书携各臣工向皇上陛下贺寿。”

    随着李进的声音响起,李锦行和章寻几位六部尚书以及六部之人也起身站了出来。

    走至殿前,齐身下跪。

    “臣等恭贺陛下大寿。”

    “哈哈哈,免礼,免礼。”

    “谢皇上。”

    朱元璋看着众人,举起酒杯,嘴上笑容不断,很显然心情十分不错。

    “皇上,此次皇上大寿,臣和六部各位大人,给皇上送上一份贺礼。”

    众人起身,缓缓落座。

    章寻这才站起身来。

    手里握着一本红色奏章。

    “哦?什么礼物?”

    朱元璋听见章寻的话,也是来了兴趣,朝着章寻点了点头。

    “皇上,臣等献上大明开国以来的十大功绩作为寿礼。”

    “第一,八年来,大明全国新增田亩一百八十三万三千一百七十倾,时下官田民田总数为三百六十六万七千七百一十五倾,比之前元鼎盛时期,还要更胜一筹。”

    “第二,大明赋税激增,自洪武四年以来,大明各地连年增收,洪武七年,岁入农米豆共计二千零八十万担,而且大明岁入还每年一成以上的速度在继续增长。”

    章寻说着,朱元璋也是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神情激动。

    朱元璋最渴望的便是做一个让天下的百姓吃饱穿暖的皇帝。

    因为他从小便在蒙元的统治下,深知百姓的生活有多么辛苦。

    如今听着章寻的汇报,朱元璋眼眶里掩饰不住的激动。

    他被所有的官员视为暴君,残忍嗜杀!

    甚至是冷酷无情。

    但是,如今听着章寻的汇报,他知道,他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就像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官员过得苦,总比百姓过得苦好。

    如今大明经过八年的休养生息和发展,已经算得上是国富民强。

    章寻看着激动的朱元璋,嘴里的话也没停,继续说道:

    “第三,太仓丰盈,粮食富足,现全国各地仓储粮食多达四千一百八十万石,加上民间各处粮仓,能够全国百姓使用十月有余。”

    “第四,大明百姓增长,而如今,大明有一千六百五十万户人口,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三千三百五人,比前朝元世祖极盛时期,还要高出了五百余万人口。”

    …………

    “第十………”

    ………

    (抱歉,兄弟们,有点卡文,大家伙先看看,我再仔细整理整理大纲,难受,这一章可能水平有点低,见谅。)


目录 存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随便看看: 赤龙武神情深蚀骨总裁先生请离婚珍珠怪一胎三宝:总裁大人请关门!草原独酌之燕归来修最肉的身,挨最毒的打发球上网萧十一绝世狂人直播:我在山村的悠闲生活天师有约张山李若水长生从九叔世界开始天神令来到大唐的村官反派女帝成了我的剧本女主斗罗之开局我是一个小乞丐渣A不想洗白村野小农医快穿之说好的只是路人呢穿越成反派炮灰,我被迫征战沙场